習近平5月31日下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,聚焦「加強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」,習近平強調,講好中國故事,傳播好中國聲音,展示真實、立體、全面的中國,是加強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。我們知道“说好中国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”的说法,早在2013年習近平上台後不久就提出來了,8年過去了,世界對中國的觀感怎麽樣了呢?中國的外交環境是拓展的更寬廣了,還是更窘迫了?我們大家應該都不難有一個判斷。在過去的一年中,尤其是最近半年中,當其它主要國家的政要頻繁接觸、互訪時,習近平只能在中國國内走來走去,從北京逛到福建,逛到河南,逛到甘肅,這也真符合了他號召的内循環了,習近平自己算是身體力行了。在中國最主要的兩個鄰國日本和南韓領導人先後訪問美國后,習近平在一年以前就計劃的訪日、訪韓計劃完全沒有再被提起。從澳中關係的破裂,到新西蘭的轉彎,歐盟凍結歐中協議,以及美國延續川普的對華强硬政策,中國可以說是陷入了空前的孤立。皮尤中心在2020年下半年做的民調顯示,受訪的14個國家,包括了北美、歐洲和東亞,都對中國持負面態度。那這是因爲中國沒有把故事講好嗎?是中國的故事講的不夠大聲嗎?顯然不是的呀,關鍵是你的故事千篇一律,荒誕不經,之前大家是姑妄聽之,或者是爲了和你做生意,隨便附和一下,甚至于對你的戰狼外交也可以容忍一下。但什麽事都會有個限度,只要有人起個頭,風潮一起來,你的故事也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樣,被人恥笑。如果,習近平和中共連這點都沒有意識到,不體認到世界上沒有人要聼你編的荒誕故事,卻還在徒勞地要“下大氣力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,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,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有利外部輿論環境,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。”不是很可笑嗎?
有評論人士認爲,在習近平的講話中提到了要塑造“可信可愛可敬”的中國形象,表示中共或習近平希望改變戰狼外交的形態,改為相對溫和的語言風格。我們並不這樣看,很簡單,對於中共而言,它必須在外交上維持它的戰狼姿態,因爲它太脆弱了,它對任何一個可能的破口都會非常的恐懼,它奉行的是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,它這個黨最基本的理念就是鬥爭哲學。對于川普的加徵關稅,它明知實力懸殊,卻還是要强調進行對等報復?爲什麽明知道加拿大在法律上沒有辦法擅自釋放孟晚舟,它還是要扣押加拿大人?爲什麽就因爲澳大利亞提出獨立調查病毒源頭,它就要大動作制裁澳大利亞?又爲什麽歐盟只是象徵性地制裁了新疆問題的官員,它要即刻大陣仗報復制裁,連歐中協議都可以不予考慮,爲什麽?最根本的就是它太脆弱,不敢承受一點點加諸它身上的質疑和壓力。所以,中共絕不會改變它的戰狼外交形態,習近平的講話也完全沒有要檢討中共的戰狼外交,相反的,隨著世界上對病毒源頭的追蹤,中共會表現得更加的歇斯底裏。
在習近平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這個“加強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“會議後,復旦大學張維為就這個問題向政治局委員進行講解,並提出了工作建議。我們不知道這位“野生國師”是如何解讀習近平的講話的,也不知道他提了什麽工作建議。從這位野生國師的一貫思想和言論,我們也大概可以知道他的思想脈絡是如何的。所謂工作建議,無非就是如何將習近平的指示具體化,列出行動綱領,然後層層傳達,從上至下地來貫徹。中共能做的無非就是這樣幾個層面:强化外交部、中宣部、統戰部的工作,建立一個協調的機構;組織一批筆桿子來寫故事,整合現有的五毛水軍體系;加强與海外親中媒體的聯係和溝通,以更多的通稿來控制媒體輿論;繼續滲透西方媒體,尤其是西方媒體的中文版;組織更多的綫下論壇,邀請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來站臺幫助中共宣傳;文化娛樂行業也要以中國故事為主題,體現中國精神、中國主張,拍一些“厲害了我的囯之類”的影片;各級政府都要制定“講故事”的策略,在與國外交流時,抓住任何機會講好中國故事;各駐外使領館、企業、機構,都要成立專門的“講故事”小組,向駐在囯的政要、媒體、人民講好中國故事;等等,我想,這些可能就是中共能做的了,也能夠體現習近平所謂的“構建起多主體、立體式的大外宣格局”
但我們認爲,中共的大外宣是已經破功了,世界各國都已經不想再聼你講故事了。故事不僅是内容要吸引人,更重要的是也要有邏輯性。舉例來說,所有人都知道,中國這三十年的快速發展是因爲改革開放,是因爲國外資金的進入,是因爲加入WTO,是因爲中國人民的勤勞付出,中國的人口紅利,但你偏偏要講一個中國共產黨英明領導的故事,你怎麽樣的立體式多主體去講也是沒有用的。簡單直白地講,中國前三十年的落後是因爲你中共的政治鬥爭和計劃經濟;後三十年的發展是因爲你中共放鬆管制,打開國門。你怎麽去編故事,不符合事實,脫離實際情況,別人只會覺得你是十分的荒誕,沒有人會來聼你的故事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