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從六四到躺平主義,中國年輕人的哀莫大於心死


今天在大陸是六月四日,在六四事件過去三十二年後,人們還是在以各種方式紀念在天安門廣場上被軍隊屠殺的學生。我所看到的最爲執著的是香港的民衆,每年的這一天,我們都可以看到他們在維園點起一根一根的蠟燭,悼念那些年輕的生命。香港的民衆也通過年復一年的紀念活動來提醒他們自己,自由是可貴的,民主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空氣。去年的反送中,香港人民展現給世界的智慧和勇敢是令人印象深刻的,西方世界沒有去做他們應該做的,他們在自己的利益的權衡下,對一個極權、獨裁的政權做出了綏靖的決策,就像他們在1938年的秋天所做的一樣,兩次的主角都是英國。所有的所謂民主國家,以民主為自己信念的人,我們都欠香港人民一個正義和公道。但我們還是相信這個世界是有正道的,邪惡的力量隨著它不斷的自我膨脹,終會走向滅亡。

在中國大陸,它的老百姓不敢談六四,新聞、報章、網絡上都不會有1989年的這一天的消息,似乎這一天在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存在過。父母也不會和子女聊這一天和那幾天發生的事,似乎已經離得很遠、很遠了。他們在過去的三十二年,過著歲月靜好的日子,卻沒有意識到空氣越來越稀薄,以至於他們的孩子已經不能站著了,因爲站著已不能順暢地呼吸,他們不得不躺下來,才得以苟活。

六四的主角是大學生,是年輕人,他們為了自由和民主挑戰當權者,許多年輕的生命在那一年畫上了句號。三十二年過去了,中國的空氣變得更加的稀薄和渾濁,令人窒息。在香港,2019年,整整三十年後,香港的空氣也被抽空了,和大陸一樣,香港人也陷入了窒息的境況。 

許多人認爲,中國大陸的年輕人開始奉行躺平主義是因爲“内卷化”社會的原因,我們在“暴力發洩與躺平主義,內卷惹的禍?”一文中分析了内卷和躺平主義,我們認爲,躺平主義的盛行是因爲中國越來越監獄化的必然結果。極其壓抑的情緒,讓人喘不過氣的感覺。不在沉默沉静中爆发,就在沉默沉静中灭亡,這一代年輕人選擇躺下來,然後默默地給自己接上了呼吸機,這是這一代年輕人的選擇,與三十二年前的那一代不同,是的,你也可以說,哀莫大於心死!


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
感謝您幫助點讚分享 
打赏: paypal.me/litbeenews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