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現在是臺灣加入美國主導的疫苗供應鏈的一個恰當的時機


疫苗供應鏈的形成

美國、日本、澳大利亞和印度四國領導人在今年312日舉行了四方安全對話機制(QUAD)的首次峰會。 峰會就新冠疫苗的生產和供應、稀土供應鏈以及關鍵新興科技領域的合作達成一致。 拜登在講話的一開始就說,"四方安全對話機制"的四個國家正在共同努力,促進新冠疫苗生產以使印度-太平洋地區國家受益。

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(CSIS)高級副總裁邁克爾·格林(Michael Green)說: 「他們承諾將自己的資源整合在一起, 為東南亞國家以及亞太地區提供十億劑疫苗。 四個國家中,美國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好的疫苗的專利以及技術,印度可以實現大規模的生產,日本願意提供足夠的資金,而澳大利亞在疫苗的配送和資金的增強方面也可以起到相當的作用。

臺灣在疫苗供應鏈中的定位

目前沒有太多的訊息披露出來,這個供應鏈的進展情況是如何的。 但由於印度國內的疫情十分嚴重,自顧不暇,因此,這個供應鏈的工作是一定會被延宕的。 而包括日本在內的其他東南亞國家的疫情也都不是太樂觀。 臺灣雖然這幾天也爆發了一些本土病例,但相比其他國家還是更為安全和穩定的。 在現在的情勢下,臺灣在一定程度上取代印度是有理由的,可以使這個疫苗供應鏈得以加速地推動,也可以在前期測試這個疫苗供應鏈的運行機制是否有效率。 而當印度的疫情得以控制后,再加入來一起擴大疫苗的生產,這是目前我們認為對各方都有益的事情。

雖然,臺灣目前的疫苗生產能力在規模上不及印度,但臺灣的醫學研究能力也是非常強的,自己也已經在生產兩款疫苗,所以,在生產上不會有任何問題,一天200萬劑雖然不如一天1000萬劑,但也是不無小補,最重要的是可以讓這個疫苗供應鏈運行起來。 這也符合我們在「美國疫苗智慧財產權豁免的兩個方法」一文中的觀點,疫苗專利豁免解決不了疫苗供應短缺的問題,美國應該與自己的盟友建立更多的疫苗供應鏈,可以控制疫苗的品質和在數量作合理的分配,這樣,美國才能在後疫情時代取得主動權。 對於台灣來講,現在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。運作得當的話,是有很大的機會獲得成功的。 在具體的運作層面,可以由印度分配一定的產能給臺灣,除此之外,美日印澳原先的運行體系維持不變。 這個是最簡單的方法,在外交和政治層面也會比較平靜。 當然,我們最希望的是臺灣能夠直接加入,組成美日印澳台五國疫苗供應鏈。 要形成這五國疫苗供應鏈,美國可能有一些猶豫,印度可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,但日本和澳洲應該是樂觀其成的。

臺灣加入疫苗供應鏈的巨大利益

無論臺灣以哪一種形式加入這個美日印澳疫苗供應鏈,都能獲得巨大的利益。 主要是體現在三個方面:優先獲得高品質的疫苗大幅提升臺灣在國際上的地位提升疫苗技術,發展疫苗和藥品生產產業 下面,我們具體地展開來分析。

優先獲得高品質的疫苗 這個很明白,在臺灣生產出來的疫苗,臺灣自然有一定的分配優先權。 雖然臺灣自己的疫苗預計將在今年7月獲得緊急授權來使用,在之前的一份民調中,臺灣民眾對自己的國產疫苗也表現出了相當的信任和支持。 但這畢竟還是可能有一些未知的因素,而現在許多國家因為疫苗的施打,正逐步實現群體免疫,也就意味著國際間的交流即將恢復。 臺灣如果只有施打自己的國產疫苗,即使疫苗的防護效果非常好,能夠起到保護國人的作用。 但臺灣疫苗如果要通過WHO的認證还是會遇到很大的阻力,當然,我們都知道那是政治的因素在作祟。 那樣的話,就有可能因為不能被列入「疫苗護照」認證的疫苗,台灣民眾在出國旅行、公幹時就會遇到困擾。 雖然現在臺灣防疫的成績非常好,在沒有施打疫苗的情況下,到許多國家去旅行也不需要隔離。 但疫情隨時在發生著變化,國際情勢亦然,我們當然需要防患於未然。 所以,我們的建議是,國產疫苗還是按照現在的進度繼續推進,同時,運作加入美日印澳疫苗供應鏈。 一旦成功,臺灣在疫苗施打上就有了很大的靈活性,通過訂立疫苗的施打政策來調節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的施打比例,有出國需求的民眾,在國產疫苗被其他國家普遍接受之前,施打進口疫苗;沒有出國需求的民眾就可以施打國產疫苗。

大幅提升臺灣在國際上的地位 這是臺灣加入美日印澳疫苗供應鏈的最大利益點。

首先,突破了WHO的框架,成為全球防疫的關鍵力量。 現在這個新冠病毒一直還在變種,全球疫情反反覆復,按下葫蘆浮起瓢,更有可能演變成流感性的病毒,與人類要長期共存。 所以,臺灣一旦成為疫苗供應鏈的一環,在國際上的影響就不是一股旋風,吹過就沒有了,而是一個長期的存在。 同時,通過一定程度參與疫苗的分配,臺灣可以發展與更多理念相近的國家的實質關係,並加強與邦交國的友好關係最後,通過加入美日印澳的疫苗供應鏈,五國的合作在其他領域也會進一步地擴展。 美日印澳現在除了組成疫苗供應鏈,還有一個稀土供應鏈,這個和我們臺灣可能關係不大,但從這兩個供應鏈出發,是不是還會有半導體供應鏈,和其他一些關鍵零部件的供應鏈? 當然,在短期內,美日印澳台不太可能結成軍事上的聯盟。 但通過各種供應鏈將五國的利益捆綁在一起,就會結成實際上的盟友關係。 那麼,臺灣除了地緣政治的重要性之外,就更多了一層保障。 有世界上綜合實力最強的美國,日、澳、印也都是印太區域極具影響力的國家,當然,臺灣本身也一印太區域不可忽視的存在。

 提升疫苗技術,發展疫苗和藥品生產產業 我們常說臺灣最好的那些腦子都集中在半導體產業和醫學領域。 臺灣的基礎醫學研究和臨床醫學在國際上都是領先的,這就像半導體行業的IC設計行業,雖然是非常重要,但若能在藥物和疫苗的生產上走出自己的一條光明之路,形成規模化、產業化,開發出一些先進製程,那對臺灣整個的產業更新迭代會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,而臺灣是具備這樣的潛力的。 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產業無非是半導體、綠能、AI、生技醫療這些,我們希望能夠利用國際社會上出現的一些契機,順勢發展出強勢的產業基礎。

 

之,我們認為現在是台灣運作加入美日印澳疫苗供應鏈的最佳時機。 站在美國的角度來看,布林肯公開喊話譚德賽,要求他邀請台灣參加WHA,但譚德賽根本不予理會。 應該說,拜登政府和布林肯是被狠狠地掃了顏面的,另一方面,布林肯對臺灣多少是有歉疚的。 在這個時候,台灣運作加入美日印澳疫苗供應鏈,等於是給布林肯遞上一把槍。 譚德賽你一意孤行,讓美國下不了台,那我就通過WHO之外的系統來拉抬臺灣。 同時,讓臺灣加入美日印澳的疫苗供應鏈也有其現實需求,可以降低印度疫情對疫情供應鏈的負面影響,加速推進整個疫苗供應鏈的進程。 同時,由於臺灣本身防疫做得好,醫療系統比較沒有壓力,臺灣可以在加入疫苗供應鏈後,同時提供醫療團隊的支援,組成多個防疫小隊,帶著疫苗去支援一些需要支援的國家和地區。 我們在“臺灣又沒被WHA邀請?  SO  WHAT"一文中,討論了臺灣如何主動突破目前的困局,現在,運作加入美日印澳的疫苗供應鏈就是一個最好的機會,此其時矣。


歡迎留言分享您的觀點 感謝您幫助點讚分享 博客網站: www.newsplusvoice.com 打赏: paypal.me/litbeenews

留言